热点资讯
SHOW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办实事 用心为民解难题
点击:1117 发布时间:2021-12-13 所属分类:热点资讯 作者: 来源:闽东日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紧扣人大职责定位,聚焦发力点,明确了1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内容涵盖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养老、医疗卫生、基层治理等领域,以法治力量助力改善民生福祉,彰显人大责任担当。

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领办、带头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许青云带队,先后深入古田、柘荣、东侨检查,实地察看14个点位、随机抽查8个点位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信华带队赴屏南、周宁开展专项资金和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梅带队赴福安、福鼎、柘荣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还先后深入基层一线就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和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等开展调研,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基层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各党支部到共建社区、机关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深入开展为民惠民便民服务。机关第一党支部赴蕉城区飞鸾镇澳坪村,以认领困难党员微心愿的形式慰问3名澳坪村困难党员;机关第二党支部赴泰怡园小区开展创城、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机关第三党支部赴海滨社区向群众详细讲解《宁德市烟花爆竹销售和燃放管理规定》,并深入餐饮店免费发放文明用餐标识牌。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和爱心助学等活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努力打好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组合拳”,着力将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立足立法职能,扎实做好《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审议与报批工作,切实以法治力量助力我市景观美化和治理水平提升,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发挥监督作用,先后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切实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审议意见;开展专项资金和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调研,着力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公共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等审议意见。通过多种监督方式,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公共卫生情况持续改善。

坚持把办理代表意见建议作为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切入点。市人大常委会将“重点督办《关于尽快改善古田溪库区移民新城水生态环境的议案》(议案转建议办理)”列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围绕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赤溪镇进行调研指导,帮助协调推进赤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慢享小镇、污水处理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到位1.8056亿元资金。

聚焦热点难点,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运用代表约见制度,加强与政府、承办部门和代表沟通协作,加大多部门办理协调力度,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有效推动民生问题解决。我市部分人大代表约见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代表们围绕有效解决养老机构医保刷卡难、乡镇卫生院慢性病取药难、长期卧床老人护理难等问题一一提出疑问和诉求,督促有关部门明确职能分工、建立联动机制、切实解决难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代表约见事项推进会,督促市民政、医保、卫健等部门尽快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有关工作的通知》,有效落实医养结合问题,并督促民政部门针对补齐农村养老短板问题拟定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市养老事业补短板工作。

自市人大代表约见会议以来,全市151家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室、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等形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达到100%,每万名老年人配备养老护理人员数35人,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占比83.9%。(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承办单位:云顶yd7610 技术支持:宁德中新传媒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01064号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66号
Baidu
sogou